近年来,随着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,欧洲市场对工业门产品的安全和技术要求日益严格。然而,部分企业为快速打开销路,在产品上违规标注虚假CE标志,导致许多买家因采购不合格产品面临法律纠纷或安全风险。作为深耕工业门行业多年的技术型企业,西朗门业希望通过本文帮助客户厘清CE认证的核心要点,避免因误选“假认证”产品而蒙受损失。
真假CE标志的三大关键区别
欧盟CE认证是工业产品进入欧洲经济区(EEA)的强制性“安全通行证”,但市场上常出现两种混淆视听的CE标识:
欧盟CE认证(European Conformity)
字母“C”和“E”严格按标准比例设计,两字母间距固定,整体呈紧凑的圆形轮廓。
标志旁必须附带欧盟公告机构的四位编号(如CE 0123),表明产品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。
部分厂商刻意将“CE”字母间距拉大或变形,甚至解释为“中国出口”(China Export),但此类标识无法律效力。缺少公告机构编号,或编号无法在欧盟官网(NANDO数据库)查询验证。
锁定真认证,避开采购陷阱
第一步:核对认证文件完整性
正规CE认证需提供三份关键文件:
符合性声明(DoC):制造商签署的法律文件,明确产品符合欧盟指令(如机械指令2006/42/EC)。
技术文档:包含设计图纸、测试报告、风险评估等,证明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全程合规。
检测机构资质:确认执行测试的公告机构是否具备欧盟授权资质(可登录欧盟NANDO官网查询)。
第二步:警惕“低价高仿”陷阱
部分厂商通过简化材料工艺(如降低钢板厚度、使用劣质密封条)降低成本,再以低价吸引客户。此类产品短期内可能“通过”检测,但长期使用中易出现变形、密封失效等问题,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
假CE认证的隐藏风险
法律风险:欧盟海关和市场监督机构定期抽查,一旦发现CE造假,产品将被扣押或销毁,进口商可能面临高额罚款。
安全风险:未经严格测试的工业门可能出现抗风性能不足(如滑升门导轨断裂)、防火等级不达标等问题,威胁人员与财产安全。
品牌信誉损失:若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客户供应链中断,供应商将面临长期合作信任危机。
CE认证不仅是进入欧洲市场的“敲门砖”,更是企业对产品安全与责任的承诺。西朗门业建议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,务必要求完整文件披露,并通过官方渠道验证认证真实性。我们愿以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与合规实践经验,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门控解决方案。